“醫院能提供這樣的服務真是太好了,護理員很專業,解決了我家的后顧之憂。”梅阿姨今年71歲,因骨關節炎需要手術治療,但這個節骨眼上她的愛人也因病在醫院其他科室住院治療,兒子工作忙碌無暇分身,正焦頭爛額面臨無人照顧之際,醫院的“無陪護”病房為她的照護提供了新的選擇。

病區根據阿姨的病情、意愿安排合適的陪護等級,術后臥床期間,護理員耐心地為阿姨梳洗、翻身、擦澡、協助早期肢體功能鍛煉等,陪阿姨聊天解悶,在醫護團隊精心照料下,病情一天天好轉,很快就可以出院。
全力推動,實現群眾的期盼
在“421”家庭結構下,年輕夫妻可能要照顧4位老人,這是獨生子女家庭都將面臨的挑戰。傳統的陪護模式對任何家庭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重負。無陪護病房就解決了“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社會痛點問題。“無陪護”病房并不等于無人陪護,是指由接受專業培訓的醫療護理員,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生活照護等服務,將病區醫療、護理和生活照護有機結合,實現無家屬陪護或陪而不護。

柳州市人民醫院積極探索“無陪護”病房工作模式,嚴格把控服務質量。護士在交接班時會給護理員制定每日的“照護處方”,醫院落實責任護士每日監督機制,護理部和第三方公司定期對其工作質量、病人滿意度等進行質控,發現問題做到立行立改。
專業人員既陪又護,家屬“緩口氣”
目前,“無陪護”服務對象是家屬沒有時間陪護或希望得到更專業護理的患者,護士通過評估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尊重患者和家屬意愿,確定患者采取無陪護模式,相對于“一對一”的服務,無陪護的收費僅是“一對一”收費的一半。
住院有人護。護理員提供主動性照護服務,為患者進行口腔清潔、協助洗頭洗澡、肢體功能障礙病人更衣等生活照護技術,同時也在護士指導下進行協助患者有效咳痰、肢體功能鍛煉、識別常見管道異常狀況等臨床照護技術。

檢查有人陪。住院期間患者需要外出病房進行各項檢查,護士評估患者病情后,指導護理員選擇合適的方式如輪椅、平車進行陪檢服務,家屬放心。
飲食有保障。住院期間確保患者及時用餐、用餐安全滿意、治療飲食規范。醫生開具飲食醫囑,護理員登記患者的飲食需求和喜好,為患者在營養食堂訂餐,護理部定期就菜色、口味、病人是否滿意與食堂溝通,進而大大減少家屬三餐送飯、來回奔波之苦。
心靈有慰藉。家屬可以在白天陪伴患者,夜間無需守夜,減少勞累,既能滿足患者親情的需求,又能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真正做到“陪而不護”。
專業服務,守護病人健康
以往,護工與護士幾乎是兩條平行線,“無陪護”模式下,護理員是護士“手的延伸”。護理員不能進行任何醫療行為,但可以輔助護士,幫助病人更好康復。護理員上崗前要進行嚴格的培訓,首先要參加柳州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的培訓,并獲取《病患陪護職業能力證書》,第二階段要經過院方理論、技能實踐操作培訓獲得獨立上崗資質,第三階段,定期進行專科在職培訓,根據專科疾病特點、照護重點、病人需求對護理員進行專科護理技能升級培訓,進一步提高照護能力。

“無陪護”模式的推行,通過引入專業陪護團隊,確保患者得到全天候、更專業、更細致的照護服務。這一模式不僅提升了護理質量,還極大地減輕了家屬的心理負擔和經濟壓力,讓他們從繁重且可能力不從心的陪護任務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患者的情感需求及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時,“無陪護”病房的安靜、有序環境,有助于患者的康復進程,實現“患者更舒適,家屬更放心”的雙贏局面,是現代醫療人文關懷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