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在北京阜外醫院專家的指導下,我院心胸外科、麻醉科、超聲科、兒科PICU聯合率先在柳州市成功為3名患兒實施B超引導下先天性心臟病微創手術,最小患兒僅6個月大。
2013年,在市領導的關心下,成立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病技術培訓中心”,一方面使我院的心血管病專科醫師得以到阜外醫院進修,掌握最前沿的專科技術,一方面可以根據我院實際,邀請專家到我院指導開展工作,給我市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據心胸外科主任韋成信介紹,以往治療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傳統的開胸手術,該手術存在創傷大、風險高、恢復慢等不足;另一種是X線下介入治療術,患兒不僅會有“吃”射線影響,影響患兒骨髓及腺體(特別是生殖腺及甲狀腺)的發育,還因為低齡患兒血管太細,無法通過血管置管進行介入治療,患兒要等1歲以后才能進行該治療術,則往往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而本次實施的B超引導下先天性心臟病微創手術,醫師將一根小手指粗細的探頭從患兒的食道伸入體內,到達心臟附近,然后通過B超顯影觀察病患部位,再在B超引導下,在胸部打開一個直徑1.5厘米大小的切口,利用器械進行微創操作。這種新技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1歲以下患兒也能實施,且患兒不用“吃”射線等優點,目前在國內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醫院已廣泛開展和運用,我院在柳州率先開展該項新技術,福惠桂中患者。
因為4月13日是周日,我院心胸外科、麻醉科、超聲科、兒科PICU等科室的醫護人員放棄休息時間,來到醫院為患兒手術服務。據悉,4月13日接受手術的3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最小的僅有6個月大。3臺手術在3個小時內順利完成,其中2名患兒第2天便已從兒科PICU(重癥監護室)轉入心胸外科普通病房,并于4月18日出院,另1名患兒也正在逐漸康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