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報柳州訊(記者陳新援鄧洪甜通訊員魏立)最近,柳州市人民醫院為一名患有口腔惡性腫瘤的高齡患者成功進行了腫瘤切除手術;為了修復切除腫瘤后留下的創面,醫生取下患者手臂上的一塊皮瓣來進行移植。這也是柳州市醫院首次依靠自身技術力量進行的此類手術。
今年81歲的鐘先生是象州縣人。據介紹,今年春節后,他發現自己口腔里有一個花生米大小的腫塊,后來腫塊發生糜爛,嚴重影響進食和說話。
起初,鐘先生到當地的醫院檢查,醫生當成普通的口腔糜爛進行處理。醫治幾個月后,鐘的病情仍未見好轉,于是轉到柳州市一家三甲醫院檢查,最后被確診為口腔惡性腫瘤,需要做切除根治手術。但是,該醫院暫無技術力量完成此手術,建議鐘到人民醫院試一試。
人民醫院口腔科的醫生診斷后認為,該手術需要口腔科和整形外科等多學科合作完成,手術難點在于切除腫瘤后,創面的修復。要保證移植到創面的皮瓣能夠“活”起來,必須將皮瓣的血管與口腔頜面部血管進行精確地吻合,手術難度非常大。以往柳州不少醫院在做這類手術時,往往需要邀請外地專家來協助完成。
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經過會診后認為,目前憑借自身的技術力量,完全能夠攻克這一技術難題,于是決定為鐘先生做手術。
4月23日上午,鐘先生接受了手術。手術中,主刀醫生在鐘的左手臂上切下一塊帶血管的皮膚,移植到切除腫瘤后的口腔內創面上。然后,醫生在顯微鏡下用一根根比頭發絲還細的針線,將皮瓣上的血管像接水龍頭一樣與創面上的血管吻接起來,整個手術持續了8個多小時。
昨日,鐘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他口腔內的傷口已經基本愈合,不僅能正常說話,還能進食流質食物了。醫生表示,鐘的創面愈合非常好,預計今日即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