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半的習習吃紅棗時,棗核卡在食道壁,下不去也出不來,耽擱下去還會面臨生命危險,輾轉多個醫院,最后在柳州市人民醫院轉危為安,得益于7名醫師的大會診搶救和成功手術,該院多學科強強聯合救治急危重癥患者的實力再一次得以體現。
2歲半的習習出現吃什么吐什么的癥狀,當地醫院診斷為腸梗阻,給習習打了兩天的點滴未見好轉。眼見習習不思飲食、日漸消瘦,習習父親想給習習做深入檢查,但是當地兩所醫院對兒童胃鏡檢查把握不大,不敢收治。6月21日,父親帶著習習來到柳州市某醫院做了CT檢查,發現習習的食道入口處有明顯腫塊。原來6月18日習習曾吞下一顆紅棗的棗核還卡在喉嚨里,為了讓習習得到更快更好的救治,該醫院建議將習習轉到綜合救治條件更強大的柳州市人民醫院。
習習父親帶著他來到柳州市人民醫院已經是6月21日晚22時,該院急診科了解病情后立即收治到耳鼻喉科,耳鼻喉科值班醫師馬上將習習的病情上報給科主任及醫院醫務二線,隨即協調了相關科室的專家從家里趕來醫院會診。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醫務二線、質控科科長潘柳萍,耳鼻喉科副主任馮海燕博士,消化內科副主任練海燕,心胸外科主任韋成信,放射科副主任肖運平,麻醉科副主任醫師彭俊華,兒科總住院醫師馬釗等專家都紛紛來到習習身邊,為其會診檢查并馬上商量救治方案。
經檢查發現,棗核的一端像刀鋒一樣插在習習的食道入口處,稍微一動就會戳得更深甚至穿孔,食道壁已形成膿腫,血象也很高。會診醫師們一致認為應立即手術,否則膿腫破潰、食道穿孔,可能腐蝕縱膈附近的大血管,出現敗血癥、膿毒血癥,甚至大出血破潰而死亡。因為習習非常年幼,需要全麻手術,專家們結合實際情況,制訂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和應對術中意外的預案。
6月22日凌晨0時,習習被推入手術室,耳鼻喉科副主任馮海燕博士、消化內科副主任練海燕、消化內科總住院醫師潘美云等同時上陣,心胸外科主任韋成信隨時候命,醫院內鏡診療部的覃秀愛副主任護師也從家里趕來將內窺鏡器械準備就緒,麻醉科的同志們都全力以赴,所有醫務人員都為年幼的習習涅了一把汗。為了盡可能減小損傷,術中先用軟管胃鏡進去探查了一番,再用硬管食道鏡將附著于棗核的棗肉、腐爛物等清除掉,小心地將棗核位置調整以不再卡在食道壁上,松解為縱向位置,最后再次進入胃鏡,利用圈套器將棗核輕輕地套出來。1時15分,手術順利完成,習習立即被送入兒科PICU重癥監護病房。經過兒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習習恢復得特別快,6月24日轉入普通病房,7月1日就已經痊愈出院了。
習習的父親在離開醫院的時候對醫護人員千恩萬謝:“我問過了,好多醫院都沒有這樣強的設備和救治力量!在后期護理階段,兒科的責任護士陳莉莉態度也特別好。兒子能轉危為安,我們對柳州市人民醫院的謝意無法用言語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