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我院召開紀念5.12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分別表彰了夜班出勤最多的護士和服務最滿意的護士,為護齡滿30年的護理人員頒發了榮譽證書和證章。隨后各科的護理姐妹們還通過自編自導自演的情景劇表演,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展現白衣天使的風采。



記者在5.12當天隨機采訪了幾位護士及其同事,獲悉部分護理骨干平時工作和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把奉獻當責任
心血管內科護士劉巧華飛身救人顯大愛
5月12日凌晨0點20分,一名54歲男性患者欲從17樓跳下輕生,市人民醫院護士劉巧華及時發現并奮力救回,在國際護士節的當天詮釋了白衣天使的偉大。
54歲的宋先生因患擴張型心肌病,病情反反復復發作,經常需要住院治療。這次又住進市人民醫院17樓的心血管內科三病區。進入醫院后,宋先生一直情緒都很低落,也很少有家屬來陪護他。有一次,病區護士長殷萍無意中聽見了宋先生的自言自語,他說如果再治幾天治不好他可不想活了。于是,殷護士長趕緊向醫院上級部門匯報了這個醫療隱患,并通知宋先生的家屬多加陪護,同時病區醫護人員也經常與宋先生溝通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并對他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
12日凌晨零點20分許,38床患者按鈴反映,自己感覺不舒服睡不著。值班護士劉巧華來到38床詢問病情后,她特別留意了39床的宋先生?!安粚Π。?9床的宋先生應該是輸氧輸液的臥床患者,怎么不見人了?”經驗豐富的劉巧華立即推開衛生間的門,沒見宋先生的身影,她又火速跑出門外,發現宋先生已經搬了一張凳子站在樓道邊的陽臺外,隨時有跳下的可能。“深夜沒有家屬在病房陪護,患者自行拔掉輸氧管輸液管欲跳樓輕生!”——劉巧華當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她箭一般跑過去,奮不顧身用雙手死死拽住宋先生,一邊大聲呼救。聞聲趕來的女醫生劉潔也當即抓住宋先生的手,兩名女醫護人員奮力拽住宋先生,拼命大聲呼喊。看到這一危急情況的護工,立即撥打了醫院保衛科的電話。在醫院保衛人員的幫助下,直到凌晨1點鐘,才終于把宋先生拉了回來,安撫好他的情緒,讓他躺到病床上接受輸氧輸液治療。
隨后,醫護人員將這一情況向宋先生家屬匯報,并對他進行耐心的開導。經醫護人員開導,宋先生最終取消了輕生的念頭。
把科室當大家
手足口病區護士長劉遠金一心工作精神嘉
4月16日下午,劉遠金正在家里復習自考本科課程,考過即可拿到本科文憑。這時,院領導打來電話說:“醫院要將第二住院樓7樓的預留病區作為手足口病區開放,調你去當護士長,明天你就開始籌建新病區。”劉護士長知道,這個病區里面除了桌椅和病床外,儀器、設備、藥品一無所有,甚至連水電都還沒通。她連忙放下手中的書本,立即趕到醫院與領導溝通,和同事籌備新病區。考試當天,劉護士長從上午8時開始一直忙到下午1點半,她才放下手頭工作,匆匆趕到考場參加下午2時開始的考試。短短的6天時間里,劉護士長一心撲在新病區的工作上,這個病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近半個月時間里,一批批手足口重癥和危重癥患兒從這里康復出院。
殊不知,就在手足口病區開科的日期前后,劉護士長經常忙到凌晨2點半才在值班室和衣躺下,她太累了,她幾天幾夜都沒有回家了。那晚11點多鐘,劉護士長推開家門才得知,7歲的女兒已熟睡,女兒也患上了手足口病,還高燒不退。從來不怕苦不怕累的劉遠金,當時覺得特別對不起女兒、對不起家人,而女兒被隔離在家療養的半個月里,劉遠金也很少能回家照顧女兒,她的大部分時間都給了其他患兒。
從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抽調到手足口病區的護士譚永娟也有一個6歲半的女兒,一天深夜,譚永娟正和同事在查看病人病例[W1] ,這時手機響了,譚接通電話,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了出來:“媽媽,我想你了?!彪娫捠桥畠烘ゆご騺淼?。譚已經連續3天沒回家了,正要和女兒說句話,妞妞卻將電話掛了。放下電話,譚頓時感到鼻子一酸?!八幌胱屛抑浪胛遥植幌氪驍_我工作?!?/p>
“當你看到原來奄奄一息的孩子,經過搶救,第二天會說‘阿姨好’、會朝你笑了,你會感到特別有成就感!”劉遠金說,每每想到這些,護士們就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把病人當親人
重癥監護科護士張芳護理危重病人受稱贊
護士張芳當年報考市衛校時,家人都不同意,覺得護士干的都是又臟又累的活,還不討人歡心。
進衛校的第一年,張芳的母親被診斷為乳腺癌,入住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母親一反常態地不說做護士的苦與累,而是稱贊那里的護士長、護士對她怎么怎么好,就像親人一樣。張芳突然間覺得,母親對其他護士的稱贊就如同是對自己的期望,這更堅定了她做護士的決心。
1992年,張芳憑借刻苦學習得來的優異成績,畢業后來到了市人民醫院從事護理工作,她決定,“人家對我媽這么好,我也要對我的病人這般好!”
18年來,張芳一直在從事護理危重病人的工作。她輪轉過很多科室,不論是神經內科重癥監護室、心血管內科重癥監護室,還是原來的綜合ICU到現在的重癥醫學科,她所接觸到的大部分都是沒有家屬陪護、吃喝拉撒都需要護士伺候的患者。然而18年來,張芳從來不怕臟、不怕累,把病人當親人,她的實際行動讓同事們看在眼里,欽佩在心里。
十年前,一位70多歲的阿婆打電話到護士站找張芳,說她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需要在社區衛生所打針治療,但阿婆的血管不太好,每次打針都很困難,她曾經在市人民醫院住過院,得到過張芳的悉心照顧,她指名一定要張芳去給她打針。張芳在征得領導同意后,每天中午下了班,就獨自乘坐公共汽車到阿婆居住的小區,上門為阿婆提供免費的打針服務,每天堅持、風雨無阻。
因為她的愛心,因為她的細致,因為她的堅持,張芳的工作得到了很多病友的稱贊,也使她獲得了“柳州市優秀護士”、“醫院十佳星級護士”的各種榮譽,每一年度的工作考核,領導評語一欄都是“優”。
是誰,如春雨般滋潤患者久旱的心田;是誰,如夏風般驅散傷口疼痛的燥熱;是誰,如秋月般照亮抵達健康的彼岸;是誰,如冬日般溫暖茫然憂慮的靈魂。是你,白衣天使,深夜呻吟的病房里有你甜甜的微笑;是你,白衣天使,素潔的白衣包裹著純凈的心靈;是你,白衣天使,無私奉獻的答卷上寫滿青春無悔。夜班最勤勞、服務最滿意、護齡最長久,護士們得來這些榮譽,確實不易,讓我們對所有的白衣天使們致敬!